市级动态
宁波好心人资助的贵州学子来信了!背后的故事看哭了
发布日期:2019-10-28 11:01:49     阅读次数:

“我不能埋怨命运给我的太少,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也不能埋怨生活有太多的曲折、不幸和坎坷,这是要我提高生存技能。我不会向苦难低头,虽然不能改变我的出生,但我能改变我的人生!”

这几天,

市红十字会收到了30多封

来自贵州黔西南州学生的信件。

信上是孩子们写下的肺腑之言,

也道出了与捐助者之间更深的缘分。

故事还要从去年10月17日说起…

收到来信 继续助学2万余元

去年全国扶贫日(10月17日),市红十字会与黔西南州红十字会、宁波晚报联合发起“博爱甬城·助您‘黔’程”百名贫困学子结对助学活动,共募集助学款19.6万元。

        今年国庆节前夕,两地红十字会发起了“我给爱心人士写封信”的活动,受助学子纷纷以以书信的方式向牵挂他们的爱心人士报告了近况。一年间,有捐助者飞到贵州看望结对学子,还有人无意间捐助了两位同名同姓的女孩。

        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至今还记得去年10月17日办公室里的场景,早上刚到办公室,两部咨询电话就此起彼伏,一直没停过。半天就接到了30多人次的咨询,不少热心市民打进电话都感叹,结对学生必须“拼手速”。支付稍慢一步,就出现了受助孩子瞬间被“秒捐”的情况。

        让人感动又不觉意外,短短30小时,充满大爱精神的宁波人将100个名额一“抢”而空。那几天共募集助学款19.6万元,市红十字会在第一时间通过黔西南州红十字会,将助学款全部发放到结对孩子手中,帮助解决了100户黔西南州建档立卡户、特困户孩子安心上学问题。

自发起“我给爱心人士写封信”活动以来,好消息接踵而至。

小学三年级的41号学生用稚嫩的笔写下了“我成绩不是很好,但我会用功努力学习的”;

57号学子向爱心人士传来了喜讯,去年中考以全州前50名的好成绩被兴义第八中学录取;

正在读护理专业的82号受助学子是个孤儿,她向爱心人士王先生诉说“一个人的户口本”让她备感孤单,最害怕过“父亲节和母亲节”,希望好人一生平安;

在贵州民族大学就读的85号同学在信中提到了一次剧本课,老师问“努力奋斗想成为怎样的人”,她会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就如现在的你们一样,做一个慈善者……

        目前,市红十字会已经把收到的信件陆续转寄给了结对的爱心人士。截至17日,已收到8位爱心人士助学款计2万余元。在这过程中,也深挖出藏在助学背后更感人的故事。

 牵挂孩子 飞到贵州看望

        去年冬天,一个下着蒙蒙细雨的周末,俞老师从宁波飞到黔西南州兴义市,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了一间水泥房前。眼前是红砖裸露的外墙,建到一半的二层楼房已停工多年。

         听到动静,屋里出来了一位小个子女孩,穿着一件卫衣,扎着小辫,圆圆的脸蛋丹凤眼,干干净净。她怯生生地望着俞老师,嘴角生挤出一句“阿姨好”。

         眼前的女孩叫小木,几个月前,俞老师在朋友圈“认识”了她。2018年10月17日,俞老师看到朋友转发的助学信息,她仔仔细细地将每个孩子的情况都看了一遍,小木的个人情况让她难受极了。

正在上初二的她是一名孤儿,父母、爷爷奶奶和家中最小的弟弟在三年之后先后离世,姐姐辍学外出打工,小木与弟弟被舅公领养。

俞老师当即结对了这个孩子。平日里天天与孩子打交道,经验丰富的俞老师担心,孩子需要的不仅是钱,更需要有人帮她打开心结。于是,她通过教育系统与小木舅公联系后,和家人、朋友一起,前往看望小木。

和想象中一样,甚至更差一些,小木家中一贫如洗,一间起居室无处下脚,家中仅有的几件家具也是破损不堪。原本要去孤儿院的三姐妹被舅公拦下了,担心孩子会在外头受苦,舅公四下奔波,办好了繁杂的手续,成为了他们的监护人。现在,小木和弟弟在学校寄宿,周末回到舅公家。

因为条件特殊,学校减免了他们的学杂费。说起这个孩子,老师用“乖巧、懂事”评价,读书也很认真。翻开小木的作业本,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或许是家庭变故的打击,抑或是面对陌生人,和俞老师相处的一整天,小木都显得很拘束,话很少,一瓶矿泉水也是没喝过一口,只是捏在手里。得知小木只在很小的时候参加亲戚婚礼去过一次市里,俞老师邀请她和舅公一起到她住的酒店吃了顿自助餐。

回来的路上,俞老师心里不是滋味。她知道,孩子更需要从生活上、心灵上得到帮助。她也提醒小木老师,要用温和的方式去和孩子沟通。临走前,她告诉小木:“我就是你在远方的另一个妈妈。”

这学期开学初,小木舅公在微信上传来一个好消息:上学期小木期末考得很好,现在进入了快班,考取好高中很有希望。俞老师表示,只要有能力,她会一直资助孩子上学,希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改变孩子的人生轨迹。

小木写给俞老师的信

正如小木在信中写道:在生活中,其实有时候是绝望的。但是,一想到有您这样的爱心人士在帮助着我。我慢慢地从绝望中走了出来……

“爸爸”是方向 是榜样

日前,四川农业大学会计专业大二学生李莹下了课,心里记挂着写给韩叔叔的信是否收到。这是她第二次给韩叔叔写信,父亲早年病故,在她心里,韩叔叔是爸爸般的存在,温柔,有安全感,正义。

去年10月,李莹母亲到乡政府领取了韩叔叔助学的3000元。懂事的李莹让母亲自留1000元,给生病的姑妈1000元。怕孩子在学校里吃不饱穿不暖,李莹的母亲只留了给姑妈的1000元。这笔钱,至今还躺在李莹的银行账户里。

“我妈妈不容易,现在打零工一个月工资只有2000元,还要供弟弟念书。”李莹说,家里再穷,都坚持让孩子上学。她至今记得父亲的遗言:一定要好好念书!她也是这么做的。

李莹的学费是通过助学贷款申请下来的,另一方面,弟弟在兴义八中念高三,成绩很不错,明年上了大学又是一笔开销,家庭的重担全压在了瘦弱的母亲身上。今年6月,母亲急性胆囊炎发作,痛得满地打滚。医生建议手术,考虑到费用,母亲选择吃药保守治疗。

现在,李莹每周六给小学生补课,周日到肯德基打工,基本解决了自己的生活费。“3000元是妈妈两个月的工资,也是我4个月的零用钱。这笔钱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满足,更是减轻了生活的压力。”

李莹写给韩叔叔的信

李莹在信中对韩叔叔说,以前的她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而现在,能更加脚踏实地地向前迈着步伐。“感激之情难以言喻,相信终有一天,我会跟上您的脚步。”她说,对韩叔叔不仅仅是感激,更是把她当做引导人生的方向。

巧的是,就在8年前,韩叔叔结对的册亨布依族女孩也叫李莹。布依族女孩考上了贵州大学,毕业后又考入了政府机关,结婚生子,生活得幸福美满。

韩叔叔说,他深知农村女孩要上学、上好学是很不容易的。高中毕业后参军的他对大学生活很是向往,参加工作后他继续深造,完成了在职本科、研究生学业。他在给李莹的回信中这样写道:“出身决定自己的圆心,但信念更能规划人生的圆周。困难是暂时的,总有一片新的天地在前方等你。”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中均不透露真实姓名。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