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的宁波春光明媚。一大早,来自宁波四面八方的人们齐齐赶到位于镇海区大同公墓第五墓园的宁波市遗体捐献纪念陵园,参加正在举行的人体器官(遗体、角膜)捐献者缅怀祭奠活动。 一脸哀伤的廖先生久久注视着纪念墙上妻子笑容嫣然,泪水再也止不住地流下来。“亲爱的,答应我一件事,我走的那天,帮我捐献眼角膜,我想继续看世界。”妻子的声音再次在耳边响起,那是他最后一次带她去畅游世界。那时,妻子已不会走路,他推着轮椅带她登上喀纳斯山巅,只想让她再“收藏”一眼壮美山河。就在壮美的喀纳斯山巅,妻子说出了自己的心愿。那一刻,他心都碎了,面对妻子恳求的眼神,他哽咽着点点头:“好……等回去,我们一起签。” 廖先生告诉记者,今年58岁的妻子是一名机械工程师,夫妇俩空闲下来就喜欢游遍世界各地,这么多年,他带她,等过巴音布鲁克九阳联珠的日落;他带她,望过敦煌隔壁的大漠孤烟直;他带她,在埃菲尔铁塔前合影、小船穿梭威尼斯水城…… 后来,廖太太在一次体检中查出不幸患了乳腺癌。从此,廖先生陪着她踏上了艰辛的抗癌路。这一走就是漫长的8年,夫妇俩艰难地行进着。今年2月以来,妻子病情每况愈下,趁着神志清醒,她悄悄用手机敲下了遗言:“现在病情极不稳定,随时都可能出现危险,考虑再三,特立以下遗嘱:捐献角膜,让我还可以看到更多美丽的世界……此事交由老公安排……” 2月2日,他们迎来了宁波市眼科医院的角膜捐献协调员团队和海曙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这几年接受化疗,身体器官别无可用,我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只有角膜可以用吧,就把角膜捐了。” 病床上,廖太太微笑着说。 廖先生流着泪看妻子签下了捐献志愿书。“这是我唯一可以继续支持她、并帮她达成的愿望了。”就在妻子的病床边,在妻子的见证下,廖先生签下了自己的那份捐献志愿书。廖先生含着泪说道:“这是唯一可以让她知道,我会永远陪着她,跟她站立在一起的事了。” 廖先生告诉记者,在妻子生病前,他们就曾讨论过身后事。廖先生多年热心公益,年轻时常年献血,角膜捐献这样的爱心公益早已进入他们的视野,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把光明留在人间,让活着的人,活得更好,赋予新的希望,这意义非凡。 除夕当天,下着大雨。廖太太轻轻闭上了眼。廖先生颤抖着手拨通了宁波市眼科医院角膜捐献协调员团队的电话。 “您太太的眼角膜最多可以帮助四名患者重见光明。”医生的话让廖先生备感欣慰。此刻,他轻抚着纪念墙上妻子的照片,轻轻地诉说着:“你听到了吗,你让名四患者重见光明,你是他们的光明使者……” 据了解,我市于2003年开展遗体(角膜)捐献工作,2010年启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多年来,这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器官捐献行列。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人体器官、遗体(角膜)捐献志愿登记累计2万余人,实现器官捐献243例、遗体捐献180例、角膜捐献325例,捐献大器官700多个。 作者:陈敏 来源:甬派
|